苏州工业园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
  • 首页
  • 关于协会
    • 协会简介
    • 协会章程
    • 协会机构
  • 申请入会
  • 分享园区
  • 政策动态
  • 培训讲座
  • 联系我们
苏州工业园创新转型发展蓄力打造“天堂新城” 关闭 返回上一级  
分享园区 > 苏州工业园创新转型发展蓄力打造“天堂新城”

苏州工业园创新转型发展蓄力打造“天堂新城”

2016-12-27 13:56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增强创新动力机制和创新活力,全国首个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苏州工业园区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形成了“集聚一流创新要素、营造一流创新环境、实现一流创新产出”的创新发展态势,以科技为主力的“创新生态圈”日益清晰。

         “十三五”是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引领转型发展至关重要的五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苏州工业园区以2020年基本实现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区和打造中国开发区升级版为战略目标,在成为世界工业革命向中国传递的跳板后,更向全面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鼓劲冲刺,为建成“东方慧湖”和“天堂新城”储蓄强力动能。

  创新升级: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

  顺应全球产业变革的大趋势,苏州工业园区在“十三五”规划纲要里提出,要提速发展新兴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在继续巩固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和服务型经济:一方面,强化“园区智造”,致力促进高端制造集聚,另一方面,强化“园区服务”,致力促造高端服务的集聚。

  产业是经济增长的血肉,而体制则是创新驱动的骨骼。园区计划以“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为战略重点,全面完善“人才+资金+组织与机制”的“创新三维生态结构”与制度环境,汇聚全球要素,在动力结构上打造创新生态圈。

  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王翔曾表示,创新生态圈是领先技术、创新产品、高端人才、产业资本、支撑平台和创业载体六大要素的集聚地。

  “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是园区在激励创新人才方面出台的重要举措,助力提升人才的聚集浓度,提高园区的人才储备。优化创新人才发展的整体环境,继续巩固“智慧人才”的智力基础,园区将通过“集聚创新人才、发展创新产业”,将园区建设成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首选地和智力经济特征明显的国际化人才高地。

  打造创新驱动,政府的服务机制也做出更完善的结构性调整。对很多技术团队而言,缺乏管理、法律的经验往往是创业初期的难题,园区2009年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动对接企业所需的一切服务。未来,园区更将坚持政府引导和商业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以打造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为目标,发挥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全面构建金融服务体系,并通过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机制等方式,构建国际一流的创新专业服务制度,打造创新服务的新高地。

  创新保障:从“学习世界”到“走出中国”

  全球思维、全球运作、区域协调、内外联动……汇聚全球资源,建立开放型经济发展体系。“十三五”期间的苏州工业园区,将以国家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为契机,率先在全国探索外向型经济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园区是向新加坡学习的“试验田”。从城市管理,到学习生态环保管理,园区内的规章制度无不彰显着西渡经验。接下来的五年,园区将全面深化中新合作机制,积极拓展中新合作平台,如借鉴新加坡金融行业发展先进经验,建立创新合作的金融机构市场化准入制度;加强两国研发,推进中国与新加坡合作共建科研院所、实验室,加强科研合作,交流知识经验。

  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除了对外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断深化苏新服务业的领域合作,园区对内也积极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构建环太湖经济发展共同体,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在新一轮的开放格局中,谋求互利、协同发展,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姿态,迎接分享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红利,打造对外开放的高地和标杆。

  2015年10月,苏州工业园区“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正式揭牌,平台主要为园区内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新的“走出去”项目也在平台创建的良好开端之下呼之欲出,如制定跨国公司设立独立研发机构激励政策,促进内外资创新融合,建立“走出去”项目风险防范机制,建立“优化组合、抱团出击”机制。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杨知评表示,管理与机制应该围绕企业的需求创造、改革。“十三五”的一系列动作,正是实现“走出去”与园区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的良性互动和有效对接,促进优化国资空间布局调整,进而提升园区企业的发展战略空间和市场竞争力。

  创新塑造:信息科技加速智慧管理

  2013年初,苏州工业园区成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以“智融服务、慧聚创新”为主线,园区完成了智慧城市顶层架构设计。成为苏州乃至全国通信网络覆盖密度、带宽速度均十渡超前的区域之一;建成全国首个电子政务专有云,虚拟化数据中心整合起各政府部门的分散信息资源;国科数据中心为全区千家企业用户提供了云存储、虚拟化服务;为园区居民初步建成“服务一生电子健康档案……“四区一城”智慧城市体系的逐渐完善,正带动新兴信息产业成为园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十三五期间,园区以“高效信息感知和智慧应用体系建设”为战略重点,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上,率先实行全系统智慧城市模式,建立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智慧城市发展体系。

  以全系统信息化为抓手,全面深化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推进跨领域的业务协同建设,促进政府、社会各类智慧服务深度融合,创新和完善业务运营模式,加快完成由平台化向智慧化阶段的过渡。力争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数据开放共享试验区”。

  全面构建智慧城市基础支撑体系,推进数据资源治理,加强现代化政府治理能力建设,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增强智慧城市的区域辐射带动力。园区着手建成大数据中心,将围绕政务数据资源的建设、共享、开放、开发利用等进行全流程的数据治理,跨部门之间将破除信息壁垒,促进政务协同,建设阳光权力、宏观经济、社会信用等各类主题数据库和行政审批、综合执法等领域数据库,形成完善的数据资源体系。

  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政府治理也将利用信息手段,构建透明高效的管理模式,提高政务效能。以信息化支撑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审批-服务管理-执法监管-司法”模式的智慧政务框架;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和网上公开。

         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杨知评表示:“创新提高了生产力,必然重塑生产关系。互联网+时代的IT治理不仅适用于企业,更适用于政府服务提升,这意味着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当产业与人都通过云端互联时,政府的服务还能滞后吗?”大数据促进政府智慧决策,实现从“经验决策”到“数据决策”的转变。加强城市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联动,从而带动智慧民生服务体系的建成,惠及百姓,以信息科技优化城市宜居宜业环境,在未来的五年,令“6I智慧园区”展露出令人鼓舞的现实模样。

相关链接
 
纪工委、监察局  政法委员会  科技和信息化局  行政审批局  规划建设委员会  国土环保局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  教育局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综合行政执法局 
市场监督管理局  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  国际商务区(综合保税区)  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  检验检疫  园区国税  园区地税  消防办事大厅  园区检察院  园区法院 
园区科技招商中心 CBD招商中心  园区档案管理中心  园区培训管理中心  园区公租房管理中心  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 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园区总工会  园区妇工委
园区智慧社区信息平台  湖西社区  湖东社区  东沙湖社区  娄葑街道  唯亭街道  胜浦街道  斜塘街道 
 
苏州工业园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秘书处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旺墩路158号新能大厦1209室  电话:0512-67956668    
邮箱:aefi@sipaefi.org.cn   微信公众号:SIP-AEFI(SIP外企协会)    
 
 
网站运行维护:苏州工业园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